下面我們就看看報告中有哪些部分“涉房”了。
M2增速連續低于10%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,央行在報告中給出的原因之一就包括住房。這是報告中第一次“涉房”。報告指出,當前M2增速比過去低一些,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是,過去M2增速高于名義GDP增速較多與住房等貨幣化密切相關,而目前住房商品化率已經很高,貨幣需求增長相應降低。
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平穩增長一節中,報告解釋了人民幣活期存款比重較低的原因,其中就與房地產有關。報告指出,上半年,住戶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增量中活期存款占比為32.1%,比上年同期低12.1個百分點,一定程度上與地方政府債和企業債發行放緩、房地產銷售增速趨緩以及基數較高等因素有關。
在分析貸款構成時,報告第三次“涉房”:個人住房貸款6月末增速回落至30.8%,較年內最高點低6.0個百分點,3月份以來持續月度同比少增,上半年增量為2.2萬億元,同比少增708億元,增量占比下降至27.8%,較上年同期低2.6個百分點。
在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小幅上升一節中,報告第四次“涉房”: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略有上升,6月份加權平均利率為4.69%,比3月份上升0.14個百分點。
在貨幣政策操作總論部分,報告認為,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相對平穩。這是報告中第五次提及房地產。
在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部分,報告第六次涉及房地產。報告提出,完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,嚴格真實性審核,密切關注房地產等五大行業出現的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,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、有限合伙企業對外投資、“母小子大”、“快設快出”等四類風險隱患,促進我國對外投資持續健康發展。
第七次則是全面分析了房地產行業。上半年,全國商品房銷售較快增長,但增速放緩,房地產開發投資回升,但勢頭趨緩,房地產貸款增速放緩。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穩步推進,截至6月末,已有85個城市的373個保障房建設項目通過貸款審批,并按進度發放871.2億元,收回貸款本金763.8億元。
6月份,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0個,比3月份減少2個,平均漲幅與3月份基本持平;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57個,比3月份增加17個,平均漲幅較3月份低0.7個百分點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0個,比3月份減少4個;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66個,比3月份增加20個。
第八次是在中國宏觀經濟展望中提出,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,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,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,抑制資產泡沫,降低宏觀稅負,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。
“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”則在報告中兩次提及。一次是提出要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、一二三產業融合、新型城鎮化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,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。另一次是強調要嚴格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,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。
從央行報告中提及房地產的領域看,房地產已經深刻融入了中國經濟的各個層面。在這種背景下,房價怎么會再出現大幅波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