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。數據顯示,6月份,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減少,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略降、二手住宅環比下降;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有漲有降、二手住宅同比下降。
其中,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31個,二手房價格上漲的有7個,比上月分別減少15個和8個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有38個,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的有63個。上海二手房價格領跌70城,環比下降1.2%。
具體來看,6月份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.1%轉為持平,其中北京、上海環比分別上漲0.1%和0.4%,廣州、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.1%和0.3%;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.2%轉為持平;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.1%。
二手住宅方面,6月份,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7%,降幅比上月擴大0.3個百分點;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.4%,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.1和0.2個百分點。
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記者表示,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6月房價數據來看,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,房價下降的城市數量有所增加,尤其是二手房市場下降更為明顯,這顯示出房地產市場階段性下調的趨勢已經確定。
張波指出,70城中二手房市場環比降幅明顯擴大,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全面出現價格環比下滑,這一現象值得關注。其中上海二手房環比下滑的比例達1.2%,幅度最為明顯。結合上海5月和6月二手房成交量持續下滑的態勢,市場預期開始出現變化,需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提振。
另外,張波表示,從6月份二手房市場來看,雖然僅有長沙、成都、蘭州等少量城市房價環比依然小幅上漲,市場的觀望情緒也在抬頭,但同比來看仍有一定上漲。長沙、成都依然是上漲的主力城市,究其原因,一方面大量人口的流入對樓市的支持力度總體較強;另一方面在強二線城市中相對較低的房價基數,讓其更有利于拉動改善需求入場。
針對6月份房地產市場的表現,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對記者分析表示,房地產市場從一季度的恢復性反彈到回歸當前常態,買方市場的特征越來越強,房源供應充足,房源去化周期拉長,因此房價短期處于回落階段。
“但價格的回調不是一致的。從城市看,經濟、人口等基本面較好的城市,市場需求充足,這類城市房價調整幅度會較小。從產品看,一些老房子、小房子,因為不能很好地滿足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,去化困難,價格下調幅度較為明顯。”劉麗杰說。
對于未來市場走勢,劉波分析認為,總體來看,二季度整體市場的降溫已經確立,弱二線以及三四線城市市場供大于求的特點明顯,房價下行的壓力增強。預計本輪下調或將在7月持續,后續隨著金融和其他相關政策不斷出臺,三季度房價整體企穩的概率依然較大,市場整體不會出現房價過度回調的情況。
“目前政策層面主要通過大力放松公積金貸款、強化購房補貼以及降低首付比拉動需求側的操作為主,但政策在市場上的效力釋放并不明顯。”張波指出,核心一二線城市依然存在諸多限制性政策,包括限購、限價等,政策工具箱中依然有諸多可操作品種,但目前政策放松偏于謹慎,從而導致市場降溫趨勢有所擴大,預計未來高能級城市的支持性政策將進一步擴大,如支持置換改善需求、優化遠郊地區限購政策等。